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
创建发展历程简介

(1982——201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 于1982年12月发起、创办,正式成立于1990年9月,原称“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曾简称“中国高教秘书学会”,为国家二级学会。经过全国性社会团体清理整顿工作以后,于2004年4月正式变更为现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属的“学科”专业委员会,是我国秘书界迄今唯一的全国性社团学术组织。

一、 发起、创办的历史背景

    1982年9月,根据胡乔木同志关于加强秘书的有关指示,为了改变当时秘书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以适应机关改革和实现干部“四化”的要求,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同志指定北京西城职业学校( 现为“北京经济科技大学” )进行试点,在我国率先开办了“中国秘书学专业”,课程按大学专科设置,学制两年。当时,经过考试择优录取,共招收来自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第一线的学员115名,分设秘书专业一班和秘书专业二班。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将北京西城职业学校开办秘书专业的信息发布后,在全国各地立刻引起反响。
    1982年11月,由于秘书学科在我国的开办,当时受到全国各界的关注和欢迎,北京市速记协会为此还专门设立了“秘书委员会” ,由该协会副秘书长、北京西城职业学校秘书专业负责人范立荣主管。当时,范立荣同志先行亲自介绍秘书一班班长路振文和秘书二班班长郝银奎(路和郝均为现役军官)加入了北京市速记协会为会员;同时,北京市速记协会还任命路振文和郝银奎分别担任北京市速记协会秘书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主任”职务并颁发了证书,明确他们在副秘书长范立荣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路振文主动与郝银奎商定并经范立荣副秘书长认可,明确“秘书委员会”由郝银奎任主任,路振文任副主任。后来,在范立荣副秘书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路振文与郝银奎一起将秘书专业一班、二班的其他113名学员分别介绍加入了北京市速记协会,并明确均为“秘书委员会委员”。
    1982年12月,为便于团结秘书界同仁在我国建立、健全、研究和发展秘书学科,组织全国秘书工作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优化秘书服务方式,以适应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国际上已经有秘书社会团体的先例,秘书委员会副主任路振文与主任郝银奎磋商后,向范立荣副秘书长提出建议:由“北京市速记协会秘书委员会”牵头组织,发起、创办“中国秘书协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